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两张皮”,难题这样破解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6-05-23  
以农产品为单元,按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

“以前一到秋天,我们这里的柑橘集中上市时,根本卖不上价。这几年在柑橘体系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村910多户全种柑橘,主打红肉脐橙和冷晚脐橙,错峰销售,不愁卖,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万元!”说起科学家对宜昌柑橘产业的支撑,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村支书何明国满怀感激。从之前只有5个月的供果周期,到现在10个月的均衡供果,柑橘体系专家们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入手,育品种、调结构、推技术、扶产业,一树柑橘红全年,对柑橘产业的品种多样化、供应均衡化、产品优质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柑橘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以农产品为单元,把农业科技写在大地上的缩影。8年前,为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创造性地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打破原有科研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探索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围绕产业开展全国性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发展新机制,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协同创新,集聚科技资源破解产业难题

以前做育种,都是各做各的,现在搞育种的拔尖人才都集中到体系中来了

“老说中国种业被他人蚕食,有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就不用担心。”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表示。

科技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够、产学研脱节、国家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是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体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打破部门、区域界限,集聚全国科研力量,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等。每个体系都由业内顶级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按照产业链环节设置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养殖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

2007年,我国先后启动建设了水稻、小麦、玉米、奶牛、生猪等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涉及112个农产品。汇聚了来自全国757个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237位农业科研人员,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

“以前做育种,都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科研人员很少共享种质资源,只有零散的交换;现在搞育种的拔尖人才都集中到体系中来,针对全行业的共性问题,大家协同攻关,共享资源,劲儿往一处使。”水稻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游艾青深有同感。

在水稻体系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稻育种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产量、品质、抗性协同上都有提高。“龙粳系列”创造了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年种植面积突破1500万亩的历史纪录,打破了日本品种“空育131”一品独大局面。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大宗蔬菜体系涵盖了国内蔬菜几大类品种,结束了国外品种垄断我国蔬菜品种市场的局面,培育了一大批自主品种,解决了不同区域蔬菜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控等难题。

在西田瓜领域,如今国内品种超过95%,首席科学家许勇表示,产业技术体系坚持了公益性研究,支撑着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布局,支持了我们民族种业的发展。

“产业技术体系能把全国最优秀的力量组织起来,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列入体系重点研究任务,联合攻关。”大宗淡水鱼体系岗位科学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解绶启说。

稳定支持,以产业为导向破解“两张皮”

产业发展的难关在哪里,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

竞争过度、稳定不足是以往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方式的弊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周期相对较长,需要给予科技工作者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认为,体系的一个亮点是对科研团队进行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实现方向、队伍、经费“三个稳定”,这是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的。基本研发费按照首席科学家每年30万元,岗位专家70万元,综合试验站站长50万元设置。这个经费额度可以保证专家在不申请其他项目的情况下专心把科研做下去。据统计,每年度中央财政支持体系专项资金约13亿元,从2007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过110亿元。

柑橘体系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体系的建立符合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律,很多成果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完成。以往我国农业科研也按项目形式管理,3—5年一个项目周期。像柑橘育种,少则三四年,多则六七年;水稻育种研发周期更长。经费稳定了,科研人员可以按产业的需求去进行研究,不用再换着名头申请项目。”

稳定支持之后做什么?体系要求专家们围绕产业需求确定研究课题,着力化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考核机制也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首要标准,改“论文指向”为“产业导向”。

“按照原有的科研管理方式,很多产业难题是难以立项的。”张世煌说,我国现有玉米品种,机械化收获以后的损失率是13%—17%,这困扰业界多年,却难以成为科学家的科研项目。“因为过不了立项关,也过不了考核验收关。”但在体系的8年努力下,我国已初步破解这一难题,明年就可以审定一批适应机械化耕作的玉米品种。

谁说养猪的前两年都是亏损?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贤忠说:“这多亏了体系专家的指导,企业的母猪产仔从每窝平均10头左右提高到12.3头,每年利润增长超过了10%。”生猪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梅书琪告诉记者,以前在实验室搞科研,从没想过要把指导企业和农民养好猪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方向。加入体系后,认识到产业对实用型科技的迫切需求,他们研发出“150”“161”模式等农民易学、易懂的养猪法,有效满足了养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下一步,体系将重点攻克制约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废弃物综合处理难题。

均衡发展,“小”产业亦不能小视

“小”投入,大效果,带动“三区”农民增收

50个体系,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科研较少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业内人士评价,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多向“粮棉油、肉蛋奶”等倾斜,小品类、小产业方面投入不足。体系的建立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这些小品类、小产业,有很多都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相对于一年几百万的科研经费支持,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是巨大的。”邓秀新表示,这些“小产业”面对的全是“三区”:一是革命老区,如柑橘主产区赣南属于原中央苏区;二是三峡库区(移民区),比如湖北秭归晚熟脐橙产区;三是贫困山区,比如谷子、燕麦等作物。

葡萄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说,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南方葡萄栽培技术体系,使原产干旱少雨地域的葡萄“过”了长江,遍布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产量增加了22.7倍,面积达280万亩余,年产值近200亿元,成为南方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之一。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京坦言,体系成立之前,全国研究大麦青稞的一共才30多人,人均科研经费不足2万元,而现在,整个产业每年有2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从事大麦青稞研究的专家也增加到了200多人,“正是体系的建立,挽救了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传统小产业。”

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禹山林介绍:“体系这个平台打通了新知识、新产品、新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一线的通道。对于花生来说,在国家是小作物,而在贫困地区是大作物, 5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大产业来说可能是毛毛雨,但对小产业确是及时雨。8年实践已表明,产业虽小,但很独特,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不少专家建议,“十三五”时期应适度扩大体系的涵盖范围,纳入更多的农产品品类,如水生蔬菜、葱姜蒜、草莓、樱桃、猕猴桃、中药材等对农民增收贡献巨大的经济作物。

日前,中国科学院第三方评估研究中心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评估。以张亚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体系所蕴涵的一些特点如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上下游结合、多学科交叉与问题导向等,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