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四大方向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者:亦云   日期:2016-02-1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并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   会议指出,医药产业关系全民健康,市场需求巨大,在各国都是重要产业。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对于更好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是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会议提出的推动医药产业创新的四大方向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与医药产业的供应链相结合,从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实现分类的创新。   诸多因素制约医药产业发展   医药产业和每一位国民的健康都息息相关,被认为是最直接的民生产业。其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变化、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产业既是高技术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对于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魏际刚指出,目前我国是医药大国,但不是医药强国。主要体现在我国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原创药少。医药产品的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目前我国药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环节中,市场主体较多、较小、较散,医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在竞争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低价竞争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还有我国医药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市场上假药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孤儿药’生产不足,断货现象时有发生。药价偏高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魏际刚说。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缺乏对医药行业品牌的建设,行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导向   基于这些问题,会议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未来医药产业的四大方向:   一是,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支持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   二是,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尤其要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绿色改造。   三是,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完善财税、价格、政府采购等政策,探索利用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医药产业化和新品推广。支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   四是,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逐步理顺药品耗材价格。搭建全国药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价格、质量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对此,魏际刚表示,加强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会议提出的四大方向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与医药产业的供应链相结合,从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实现分类的创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率、可监管的药品流通体系。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用放心药。   在魏际刚看来,实现医药产业创新首先要认清医药的两种属性,即药品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药品的经济属性可以使其在生产及流通环节进行商业化运作;药品的社会属性则体现在消费环节,即它的品质以及价格的可获得性。   魏际刚认为,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落脚点一定是在保证国家总体的经济社会统筹的国家医药发展战略下来推进的。既不能完全偏向于药品的经济属性,也不能完全偏向于药品的社会属性,一定要是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协调。   医药产业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回报绵长的一个产业领域。实现医药产业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加强医药产业创新方面,魏际刚建议,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二要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使药品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秩序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流通方式要由传统的流通模式向现代化的流通模式转变;三要推进医药产业的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药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四要提高药品的审批效率。   除上述建议外,魏际刚强调,政府的采购政策、医保政策、医疗机构药品的使用政策也要同步推进,只有做到这些我国才有可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