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清华大学等发起“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
来源: 新华健康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10-20  
“咳(咳嗽)、痰(咳痰)、喘(气促)”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其实就包括在慢阻肺范围内。 在第14个世界慢阻肺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近日正式启动。 据悉,该研究是由清华大学和宁波疾控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发起,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联合中国疾控中心、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CARD),阿斯利康与麦肯健康支持的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宁波市鄞州区疾控中心信息化平台,通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分析,探讨一种优化的慢阻肺社区管理模式,为我国的慢阻肺管理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慢阻肺提出管理模式和卫生政策的建议。 慢病防治重“血糖”也要重“呼吸” 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治主要聚焦在高血压与糖尿病领域,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还不够。 2007年发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015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将慢阻肺列为人类第三大致死病症,尽管慢阻肺在我国的患病率高,疾病负担很严重,但公众对于慢阻肺的认识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了解,还是远不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因此“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的意义是通过开展试点研究,对人类第三大致死病症的慢病提出管理模式和卫生政策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慢性病管理成效突出的地区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在2010年,鄞州区建成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开展了疾病监测报告、疾病早期监测预警、慢病管理及科研等工作,数据源头采集、一次录入、资源共享,实现了全区公共卫生网络的“纵向贯通”,被业界称为“鄞州模式”。宁波鄞州区卫生信息平台,作为全国领先的信息化平台,也将为本次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基础。 “吹一口气”就可筛查肺功能 据介绍,参加试点研究分析会议的专家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沈华浩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程峰教授,中国疾控中心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副主任郭浩岩,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雪非,宁波鄞州疾控中心信息化副主任沈鹏。 李希光教授指出,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这么高,需要通过媒介让更多的公众知晓。沈华浩教授指出,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加,空气污染与雾霾的恶化,以及老龄化社会,慢阻肺的发病情况会越来越高。 专家们指出,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误解为生理机能“老化”,并因此漏诊和误诊。慢阻肺的治疗费用及其占患者家庭收入的比重极高,严重影响城市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慢阻肺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可是在我国由于公众与患者缺乏对慢阻肺的正确认识,患者的依从性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由于患者平时没有维持治疗,等到慢阻肺急性发作时再去大医院,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打击。 专家们认为,积极预防和治疗慢阻肺,刻不容缓。前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查,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帮助筛查。钟南山教授曾指出,希望公众能像量血压一样检测肺功能,关注呼吸健康。专家们倡议,慢阻肺治疗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患者与医生沟通合作,坚持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营养、坚持肺康复锻炼,这样才可以在这场长跑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将做对比效益研究 据介绍,“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是一个对比效益研究(CER)。 对比效益研究是由美国FDA推荐的,近年来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为医疗决策机构提供来自真实世界(Real World Practice)证据的一种研究类型,其核心是通过入组大样本量的患者群,获得其疾病相关数据和卫生经济学数据,对比不同的医疗方案或者卫生决策对其病情控制和医疗卫生花费方面的效益,从而指导当前该领域的卫生决策的修订和改进。 “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模式试点研究”将在宁波鄞州当地随机设置两组社区进行对比,一组实行慢阻肺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另一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期为慢阻肺社区管理这一新模式的效益评估提供真实世界的数据。本研究将充分利用鄞州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和特点,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信息化平台,更加便捷和快速的获取和分析数据资料。本研究通过对干预组社区医生的教育和干预,进而干预患者,希望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维持治疗,从而达到降低疾病负担和死亡率的最终目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