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从合作到收购,药明康德野心不小?
来源:基因空间   发布者:亦云   日期:2015-02-25  
从合作到收购 去年3月份,全球领先的医药、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服务企业药明康德(下面小编简称“药明”)宣布从美国Illumina公司购入一套Illumina HiSeq X10测序系统。刚过半年,药明宣布成功收购美国美新诺公司(XenoBiotic Laboratories)。这家老牌的生物信息公司(居然已有27年历史且运营良好,小编感觉怎么生物信息创业道路如此漫长!)主要面向医药、动物保健及农业化学行业提供专业的生物分析、药物代谢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研发服务。 时隔三周,药明宣布和美国的 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据说是为全球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开展临床测试提供业界领先的综合基因组分析服务(估计是冲着药明在国内的X10品牌效应来的),根据合作协议,Foundation Medicine将授权药明康德基因中心在中国提供其产品FoundationOne®的相关实验室部分服务。 紧接着不到三周,药明继续宣布与美国NextCODE Health公司开展合作,利用NextCODE Health全球唯一大规模存储人全基因组信息的集中式数据库,为中国科学家研究、临床诊断罕见病及常见病提供更加快捷、精准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服务。 NextCODE Health公司是什么来头呢?原来该公司的前身是来自冰岛的deCODE公司。该公司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2型糖尿病、前列腺癌、心脏病及中风等疾病的主要基因。2010年,该公司启动世界上最大的测序项目,检测了超过三十万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从中确认超过4千万个变异,构建了全球唯一储存超过三十万人全基因组信息的数据库。2012年,又利用11万人作为对照组实验对象,进行了全球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迄今为止,公司的数据支持了超过350篇已发表文章,其数据库支持近百种人类疾病的检测及诊断,使基因诊断时间加快10倍。看到这些数据小编感觉这家生物信息公司牛气冲冲的,怎么和国内生物信息公司差了几条街不止!不管如何NextCODE拥有世界一流的基因组尤其是全基因组分析经验和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小编再次被打鸡血。。。)。 就在药明和NextCODE宣布合作不到两个月,昨天药明居然花了6500万美金(4亿人民币哦!)就把NextCODE给收了!不知道Foundation Medicine看到这则消息有何感想?原来合作的命运最后是“卖身”,从DeCODE改名为NextCODE,现在又变成了Wuxi NextCODE,让小编想起了当初ABI的命运~~~ 从收购到布局 不管如何,药明康德手里有米,不像很多企业那样圈地买地产,而是花血本收购上下游企业,我还是举手给拍个掌! 作为CRO起家的药明康德,从合作到收购,行动上面可是一点都不慢。反观近年来药明的投资出手,可是毫不含糊。从数据上看,药明康德没有披露其基金规模以及每笔投资的手笔。但是我们从近年的报道和地域上面分析,药明进行了17个投资项目,其中有12个来自美国,在华仅投资了5家公司,其中之一是前罗氏中国研发负责人陈力创办的华领医药。从治疗领域上看,十家药物开发公司中,两家公司主要从事罕见病药物开发、两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细胞免疫、抗肿瘤、代谢异常、抗乙肝病毒等治疗领域均有涉及;而其投资的平台技术则不仅仅局限于医药研发,除了抗体平台和基因合成平台,药明康德也将触角伸向可食用条形码以及细菌学领域;诊断平台更是涉及关于肿瘤手术实时发光导航的医疗器械以及肿瘤靶向的分子筛选平台。 可能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药明出手的方式: Callidus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从事罕见病药物的开发的美国公司,全公司只有2.5个员工:两位科学家以及一个兼职财务。他们的全部试验都在药明康德的平台上开展,公司成立18个月之后,被同属于罕见病药物治疗领域的公司Amicus以最高1.3亿美金的价格收购。其中,首付为1500万美金的股票,里程碑费用总计1.15亿美金。杨青称,药明康德为创业者不仅准备了投资基金,更搭建好了研发平台。创业者无需租赁办公室,无需寻找实验室,不用买任何仪器或者试剂,被收购之后还可以继续与药明康德合作。 作为国内备受关注的上市企业,自身的盈利和发展规模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看看数据:2013年,药明康德的净收入为5.78亿美元,其中,实验室服务占约4/5,为4.31亿美元,合同生产业务为1.47亿美元。截止目前,药明康德员工总数突破九千人,其中科研人员7500名;公司在全球拥有19个分部,近50万平方米的研发及生产基地。 小编感觉,药明的数次出手,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从药明投资了四项平台技术和两家诊断公司来看,如果药明通过上下游的收购实现了产业链的部分垄断,那么药明就不仅仅是一家制药企业了。药明的这种提前占位投资,会与其客户争利吗?对此,药明康德的观点非常坚定:“不会做纯粹的制药企业,只想为更多药企提供便利的研发服务”。真的是这样吗?从收入来看,药明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与客户争利,这利润从哪里来呢? 从布局到模式的转变 答案也许能在最近药明对互联网的种种尝试上面窥见一斑。 去年的11月5日,药明康德上线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医疗服务的网络平台。杨青介绍称:“博士360将直接接触到患者和医生,为他们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以便其将来寻医找药。这是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做的一次尝试,希望能够结合药明康德的知识经验、数据库以及技术实力”。 今年1月初,药明康德推出全球首款针对小分子化学定制合成服务APP“掌上化学”通过该款应用,全球研发人员可以在手机更加方便快捷的订购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并可在线完成询价、报价、订单确认、项目进度查询、交付确认、支付等功能,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实时交流。 作为一家以B2B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已经开始了B2B2C的尝试,从购买Illumina HiSeq X10测序系统到收购美国的NextCODE Health生物信息公司,药明康德仅仅用了不到10个月。从发布在线网络平台到推出APP应用,前后不到2个月。种种的布局,是否暗示药明在2015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力呢? 目前已经十四岁的药明康德开始打通了像华大基因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基因行业花了十多年积累起来的“通吃”模式,我们是否可以预测,2015年将是这两家企业在基因行业上面开始暗战的开始呢? 作为最有潜力打通上下游”通吃“模式的诺禾致源,刚刚完成了从北京搬到天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否可能成为2015年第三股势力崛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