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成果博览
成果详细内容

ASCII-8BIT
项目类型: TG
成果名称: 规模化组培快繁藏红花种球(苗)技术
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检索用关键词: 规模化组培快繁藏红花种球(苗)技术
专利状况: 3
专利申请号:
应用行业: B
技术领域: 2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本技术为国家863课题研究成果,其目的是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研究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藏红花球茎,摆脱对进口藏红花种球的依赖,满足对优质种源的需要。主要特点在于: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种球(苗)快速繁殖,大幅度提高藏红花种球(苗)的繁殖系数,得到优质、脱毒、藏红花素高含量的藏红花种球(苗),克服传统藏红花种球(苗)生产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
产品性能: 国内外对藏红花有效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较多,而在组织培养方面研究较少。藏红花的栽培生产以室内栽培较多,但在室内开花期间,待放的花苞会突然发生萎蔫,继而腐烂,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这种萎花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藏红花药材产量下降,严重时成批萎花,损失更为严重。同时藏红花有性不孕,栽培条件下不能结实,靠球茎繁殖,在继代栽培过程中球茎越种越小,小球茎开花少而且花小,甚至不开花,从而失去药用价值。目前若单用传统的球茎繁殖方法,繁殖速度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藏红花有性不孕,栽培条件下不能结实,靠球茎繁殖,在继代栽培过程中球茎越种越小,小球茎开花少而且花小,甚至不开花;若单用传统的球茎繁殖方法,繁殖速度慢,不能满足种植需求,同时采用带毒种球种植还会造成委花,致使藏红花产量低下,因此优良脱毒的种球需要依赖进口。藏红花只是柱头入药,产量极低,因为其资源极其有限,致使其价格昂贵,藏红花的价格在每公斤2000美圆左右,一直被誉为“植物黄金”。藏红花原产欧洲,我国历来都是进口供药用,虽然进行引种栽培,并能提供少量商品,但是种源少、适宜栽培的地区有限、条件苛刻等因素,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成果权属: 9
项目来源: 1
转化方式:
成果状态: 6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