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成果博览
成果详细内容

ASCII-8BIT
项目类型: ZH
成果名称: 草原鼠害不育控制疫苗
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检索用关键词: 草原鼠害不育控制疫苗
专利状况: 3
专利申请号:
应用行业: K
技术领域: 9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手段,获得草原布氏田鼠的ZP3全长cDNA,并在哺乳动物工程细胞中进行了蛋白质诱导表达;通过序列分析,选取并合成物种间保守性最低的16氨基酸片段,联接于载体蛋白KLH,作为抗原免疫成熟雌性布氏田鼠。经初次免疫和三次加强免疫后,动物用于生育实验,结果发现经vZP3-KLH免疫后的布氏田鼠生育率下降60%,产仔数减少34%;而动物卵巢并未发生显著病理改变。在真核表达体系中表达的vZP3蛋白可与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特异结合,同时抗体在正常布氏田鼠卵巢中特异定位于卵泡透明带和卵子,证实上述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为vZP3特异。另一方面,用猪ZP3蛋白免疫布氏田鼠,尽管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但对动物的生育率没有显著影响。上述工作是首次在田鼠中阐明的自体抗原抗生育作用,其结果提示,如果能够发展适宜的投放手段(如口服),自体抗原vZP3将成为控制鼠害的有效、安全而特异的生物疫苗。同时,研制成功的疫苗投放手段可借鉴应用于其它各种不同害鼠的免疫不育控制。
产品性能: 消灭鼠害。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投放手段的研究和疫苗安全性分析,实验室研究需要经费60-80万元/3年,草原围栏实验需要经费50-60万元/3年。
成果权属: 9
项目来源: 1
转化方式: 8
成果状态: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