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ZH |
成果名称: |
三北地区防护林持续经营与低产、低质、低效林更新改造技术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三北地区防护林持续经营与低产、低质、低效林更新改造技术 |
|
专利状况: |
3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E, I |
|
技术领域: |
8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1)提出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总目标,并分别提出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高效经营的指标及其度量;结合试验示范区建设,提出拟法正林思想经营农田防护林,通过逐步更新调整以行政村为组织经营单位的林带,使整个林网体系形成自幼龄到成熟龄各龄级林带条数基本相等、空间上非均衡配置的格局。 (2)引进农田防护林杨树新品种6个,并筛选出2个优良品种(N-119和中林95);提出埋根造林技术、密植技术以及行间乔/乔混交、株间乔/乔混交、乔/乔对称式混交、中间行距加宽、乔灌混交等模式,实行品字型配置。 (3)建立低价水土保持林的早期诊断技术系统,包括立地因子诊断途径和生物因子诊断途径,生物诊断途径又分器官、个体和群落三个水平。 (4)提出带状皆伐栽植阔叶树、斑块式皆伐栽植乔木树种、林中空地补植阔叶树、林中沟壑栽植阔叶树、林缘栽植阔叶树和封山育林等6种低价油松水土保持纯林结构调整与人工诱导混交林模式;提出了油松人工水土保持幼林施用菌根菌技术。 (5)建立4种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模式:林农、林药、林草、林果复合模式。 (6)建立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技术。
|
|
产品性能: |
在辽宁西部地区推广面积达1万公顷,年增经济效益近200万元,生态效益显著;“高效农田防护林营造与经营技术”已在辽宁西北地区昌图县和康平县推广500公顷,年增经济效益达100万元以上;“低效水土保持林综合抚育技术”已在陕西永寿试验区推广200公顷,年增经济效益达5万元以上。 本项成果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特点,通过进一步努力,可在上述两个试验示范区得到有效推广应用,而且在广大的三北地区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1、提出5种农田防护林结构调整模式、6种水土保持林密度结构调整模式和4种水土保持林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提出不同类型防护林可持续集约经营标准和指标; 2、引进、筛选出的2个杨树新品种,树高、胸径及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0%、15%和50%以上;研究提出的苗根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达97%,树高及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比对照(植苗造林)分别提高83.00%和71.10%;林带间作大豆/小麦,单条林带年收入平均增加约2500元;提高林业收入30以上%; 3、低价水土保持林密度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平均增加21.07%,试验区防护效能提高30%以上。
|
|
成果权属: |
9 |
|
项目来源: |
1 |
|
转化方式: |
|
|
成果状态: |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