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成果博览
成果详细内容

ASCII-8BIT
项目类型: ZH
成果名称: 高纯茶多酚提取的新工艺
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检索用关键词: 茶多酚 新工艺
专利状况: 3
专利申请号: ZL 97104751.0
应用行业: G
技术领域: 9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根据系统调研,到目前为止,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国内外都有有较多的报道,但我国的研究较多,报道也较系统全面。有代表性的,也是水平较高的是:由中国家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农业部八五重点科研项目"茶叶有效成分提出取及加工技术研究",1996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专家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鉴定结果为:①得率高,95%的茶多酚提取率可达3.5%,而一般工艺仅1.5%;②品质好,活性高,有机溶剂残留低。具有生理活性儿茶素含量在60%以上,而一般工艺仅为30%。而由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成功的高纯度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技术及有效成分的分离技术,95%的茶多酚提取率可达8.0%以上,具有生理活性儿茶素含量在65%以上。因此我所开发成功的可供工业化生产的高纯度茶多酚提取新工艺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本项目研究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茶多酚提取生产工艺,找到了两种性能优越的辅助试剂,用于从各种不同等级的茶叶(末)中提取茶多酚,奠定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该工艺合理、成熟,有明显特色与可观的市场经济效益。1. 该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纯度好、产品色泽浅,原料适应性大,,适用于茶叶、茶末、茶梗等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以绿茶提取收率高,因为红茶等由于采用发酵或半发酵而成,过程会降低原料中茶多酚含量);低档茶末的提取率也在8%以上,根据国际商贸标准检测,茶多酚纯度高于95%;技术工艺路线简单、实用,大大减轻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氧化,减轻了设备负荷。2. 技术路线快速简捷,提取方法简单可行,并且容易进行放大生产,溶剂损耗少色泽好,生产成本低; 改进了茶多酚产品纯度测主方法,做到准确、可靠。鉴定结果,专家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性能: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年产成品茶约60万吨。干绿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约20%,低档茶,茶梗,茶末等下脚料以及杀青叶中均可含10%左右的茶多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深度开发优质和高附加值的茶多酚产品,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应用和开发领域十分广阔。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成果权属: 1
项目来源: 3
转化方式: 3, 4, 7
成果状态: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