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成果博览
成果详细内容

ASCII-8BIT
项目类型: ZH
成果名称: 猕猴桃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
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检索用关键词: 猕猴桃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
专利状况: 3
专利申请号:
应用行业: I
技术领域: 2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该项目选育的武植2号、3号、5号、6号、通山5号及金魁等系列新品种(品系)适于鲜食和加工,具有果大(平均单果重80g以上)、质优(可固14-10%、Vc150-300mg/100g,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元素)、丰产(投产3年后,亩产1000-1500kg,高产时每亩可达3318Kg)、耐贮藏(常温下贮藏15-70天,冷藏条件下可达半年左右)、出汁率高等优良商品性状。这些品种(品系),在全国优良品种中名列前茅。采用高标准建园,选育抗病虫害品种,土壤矿质元素诊断及科学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快速育苗技术和果实贮藏保鲜等综合配套高产技术。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产品性能: 适于鲜食和加工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亩均年投入500元左右,3年后结果,可收回投资,4年后亩产可达1000-1500Kg以上&ltbr>猕猴桃适宜栽培的地区范围之大是植物界中少有的,在黄河以南的广阔地域城乡均适于栽培,尤其适合在二高山(海拔500-2000m)地区发展。在市场上销售价高(平均7-15元/Kg,最高售价80元/Kg),若加工成系列制品,则经济效益更高,国内外需求量大。
成果权属: 1
项目来源: 1
转化方式: 8
成果状态: 9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