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成果博览
成果详细内容

ASCII-8BIT
项目类型: FH
成果名称: 临床移植用微囊化细胞培养的研究
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检索用关键词:
专利状况: 3
专利申请号:
应用行业: B
技术领域: 2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课题将开展有治疗作用的细胞微囊化培养的研究,建立适合于动物细胞包括基因重组细胞培养的微囊化方法和适合于临床移植治疗的微囊化细胞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为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治疗疾病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与实验依据,解决该技术中移植物来源问题,把该技术完善地建立起来并推向临床。
产品性能: 取得的成绩:①克隆了神经营养因子NTN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cDNA并分别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②建立了帕金森氏症的大鼠模型和黑色素瘤小鼠肿瘤模型;③建立了动物细胞微囊化基本方法,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④研究了CHO细胞微囊化后体内外生长情况,证明可以作为微囊化工程细胞的细胞载体;⑤发现囊内细胞贴壁生长、聚集生长、囊内生长慢于囊外、一定空间内增殖与死亡平衡现象,培养箱内可连续4个月;⑥微囊化细胞室温可保存3天,EMS国内邮递细胞活性保存良好。⑦微囊化细胞经冷冻复苏后可继续生长。下一步工作重点:1.建立高表达NTN的工程化细胞;2.建立高表达内皮抑素的工程细胞;3.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系统,用于检测表达的内皮抑素的生物学活性;4.建立测定NTN的方法,包括获得抗体和建立原代神经细胞培养体系;5.着手制备上述表达细胞的微囊化工程细胞用于相关的治疗;6.微囊化细胞培养后的动物实验来考察其安全性问题;7.在微囊化宿主细胞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基因工程细胞在微囊内的生长及其目的产物的表达;8.进一步研究微胶囊内外细胞的信号传递及细胞的运动状况;9.在实验室规模上,针对不同的细胞株,建立微囊化细胞的标准制备程序。经费计划年度安排:2000年-12万,2002年-13万元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成果权属: 9
项目来源: 2
转化方式: 8
成果状态: 9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