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TG |
成果名称: |
小型草型湖泊渔业综合高产技术研究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小型草型湖泊渔业综合高产技术研究 |
|
专利状况: |
3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I,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以湖泊名优水产增养殖为核心开展的各项渔业工程试验,已成功建立的水产增殖工艺和示范基地有:团头鲂、鳜鱼放流增殖为特色的名优水产增殖工艺和示范基地;河蟹养殖为特色的名贵水产种类放养工艺和示范基地;渔业低公害或无公害技术为依托的集约化养殖和半集约化养殖工艺和示范基地。 项目可广泛应用于渔业领域和环境领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据统计,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各类湖泊有4033个,总面积2312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湖泊就其形态水文学特征而言均属草型湖泊,该成果均可在长江中下游湖泊推广应用。 |
|
产品性能: |
小型草型湖泊渔业综合高产技术围绕草型湖泊的鱼草关系,重点研究水体中组合式生物和单元式生物的资源量、相互关系及利用情况,开展以湖泊渔业工程为核心的各项试验,通过生物操纵和生态对策的运用,使生物群落形成相互促进的物种共生系统,并推动湖泊向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良性循环系统过渡,达到发展渔业和优化环境的目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可使试验湖泊渔产量增长20.6%,产值提高88.4%,水草覆盖率达到73%。1996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有资料表明,该技术在发展规模化优质高效渔业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
|
成果权属: |
|
|
项目来源: |
9 |
|
转化方式: |
8 |
|
成果状态: |
9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