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TG |
成果名称: |
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技术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技术 |
|
专利状况: |
3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I,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鳜鱼是名贵鱼类,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长江中、下游湖泊是鳜鱼的主产地,鳜鱼也是湖北省水产的拳头产品。该项目选择鳜鱼作为渔业对象,在完善鳜鱼苗种规模生产配套技术的同时,研究鳜鱼的生物能量学特征,测定湖泊饵料生物生产量,开展湖泊规模化放流增殖试验,建立湖泊鳜鱼规模化生产模式和工艺。 |
|
产品性能: |
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及应用效益如下: 1、建立了草型湖泊小型鱼类定量采样方法,完成湖泊小型鱼类优势种群生产力分析测定,评估了湖泊饵料鱼类的可持续生产量; 2、立了湖泊主要食鱼鱼类鳜鱼生物能量学模型; 3、过大湖区鳜鱼放流试验,检测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湖泊在保持常规渔业的基础上,鳜鱼产量和产值明显增加。如:牛山湖大湖区在未人工投放鳜鱼苗种的1995年鳜鱼产量只有0.92万公斤,单产0.15Kg/亩,经过连续放流增殖3年后,同时加强大湖鳜鱼捕捞,在保持常规渔业产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使鳜鱼产量提高超过6倍,单产达到1.21Kg/亩,每亩增加鳜鱼产量1.06Kg,鳜鱼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目前,该技术除了在牛山湖示范应用外,还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南北咀湖区、大冶市保安湖、武汉市鲁湖等湖泊推广应用,均取得经济增效。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同类型湖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名优水产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可行途经。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
|
成果权属: |
|
|
项目来源: |
9 |
|
转化方式: |
8 |
|
成果状态: |
9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