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FH |
成果名称: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
|
专利状况: |
3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B,E,I,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筛选和培育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发展和优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工艺和技术;建立典型重金属污染区植物修复技术系统配套集成示范基地。 (1) As、Zn、Cu、Pb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2) 典型超富集植物的驯化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3) 超富集植物关键基因克隆;提高植物修复效果(如生物量、重金属富集能力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4) 提高植物修复效果的微生物调控和化学调控技术及其制剂开发及生态风险评估;提高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生态调控技术 (5)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As或Cu、Z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示范基地建设 |
|
产品性能: |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等特点而成为国际环保产业的生长点。未来五年中,国际植物修复市场可以达到20多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植物修复技术已开始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已有近100家企业开始涉足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如美国已有10多项植物修复技术方面的专利,且已经开始进行工程化应用。 目前,全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导致每年有1000万t粮食的重金属含量超标,而且减产粮食1000万t,两者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此外,我国还有大量工矿区土地和城市土地等非耕地受重金属的污染。这些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和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人类健康已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对为我国农业的冲击更大。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任务。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治理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便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不仅可以修复污染土壤,而且有可能通过资源化利用而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因此是一项非常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本项目中的基因专利、微生物制剂和化学制剂等技术可以进入国际市场。 |
|
成果权属: |
|
|
项目来源: |
1 |
|
转化方式: |
8 |
|
成果状态: |
9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