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盐碱地何以成为大粮仓?——青岛海水稻将首次在全国大范围试种
来源:科学网   发布者:ailsa   日期:2018-04-11  

4月8日,春暖花开的三亚传来捷报: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首次进行全国大范围试种。

三亚南繁基地,主要承担海水稻材料扩繁、水稻加代育种等工作。海水稻为何物?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解释说,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是能够在海边滩涂、内陆盐碱地等盐碱地生长的一类特殊水稻的统称。长期的自然选择,水稻会有一些耐盐碱的突变品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多倍体技术等先进技术选育能在一定盐度咸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一定标准的、可供产业化推广的水稻品种。

说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不得不提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和青岛国际院士港。青岛市李沧区科技局局长徐敬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袁隆平院士因青岛国际院士港与李沧区结下不解之缘,他于2016年10月签约青岛国际院士港,担任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耐盐、耐碱、抗病、优质、高产等多种基因进行聚合,选育出新型耐盐碱水稻。

海水稻品种选育工作中需要重复大量耐盐胁迫实验提高耐盐度。张国栋认为,最重要的是盐碱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所处气候带不同,土质结构、水环境差异显著,地域种植模式也不同,单一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无法适应所有的盐碱地和滩涂。种植耐盐碱水稻过程中必须实现种、土、肥、水等各生产要素协调配合。因此,海水稻的推广种植需要在种质培育与栽培技术体系上同步推进,多点试验示范。

“海水稻长势良好,目前已陆续进入乳熟期,预计收割会在4月底。海南南繁育种基地的工作人员还在不断尝试通过杂交的方式,来培育更多的海水稻材料,为今后提供更多的试验品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针对不同类型的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试种,将重点针对耐盐碱水稻材料的抗性(耐盐碱性、抗旱性、抗病性)、生育期、产量、品质、灾害适应能力及区域适应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和胁迫实验,进一步判定耐盐碱水稻材料的适应性,初步筛选适合区域的新品种系,为新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成果转化率。

如今,在袁隆平团队的努力下,梦想照进现实。令人欣喜的是,去年9月,袁隆平院士团队试种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进行了首茬收割和现场测产,6‰盐碱度种植条件下的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亩产翻倍,大大超过了预期,标志着我国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研发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世界粮食生产科技的一次重大推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