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我国正式启动“重拾行走计划” 让截瘫患者动起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者:ailsa   日期:2018-02-08  

中国科技网讯  在公众的传统认识中,脊髓损伤后截瘫的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但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却出现了令世界瞩目的颠覆性一幕,一位脊髓损伤后截瘫9年的患者在WAP(Walk again project,重拾行走计划)项目的帮助下实现了站立、行走、并踢出世界杯第一脚球。

现在,中国患者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这一全球顶尖技术了。2月6日,我国正式启动了“重拾行走计划”。该计划通过革命性的脑机接口技术恢复截瘫患者运动机能,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来自近26个国家的150名科学家加入其中。此次,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类脑智能临床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类脑智能中心)获得WAP项目独家授权,成为亚洲唯一的WAP中心,将与全球的研究者并肩,为广大的脊髓损伤患者重拾行走能力而不懈努力。

“脊髓损伤后的截瘫是创伤等因素所致的躯体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魏鹏虎博士介绍说,脊髓损伤多发于年轻群体,多由车祸及骨折所致。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新发病例为40至80例/百万人。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可使患者失去行动能力,为患者的身心和社会行为能力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特别是脊髓损伤的患者常为青壮年人群,因病致残、因病致贫现象严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另外,魏鹏虎博士透露,帮助那位截瘫患者站立的系统正是一套应用于人类的脑机双向接口系统。经过系统的虚拟行走、踢球的训练后,受试者最终学会通过脑电控制外骨骼的运动。而外骨骼脚面布满了传感器,每走出一步,传感器记录到的信号都会传输到脑内,从而实现足部对足球的感知。

“脑机接口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有望帮助脊髓截瘫患者恢复运动技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外骨骼装置活动,借助外界力量进行行走和站立。”唐毅进一步解释说,自2009年起,国际神经医学界针对此疾病开始开始酝酿研究,WAP项目初步的临床实验表明,在长时间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训练过后,截瘫的患者下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有恢复。这颠覆了以往的认识,过去认为截瘫一旦诊断后,患者的双下肢机能基本不存在恢复的可能性。而通过初期的观察发现,部分患者不仅恢复了站立,还可以脱离了外骨骼设备、有搀扶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行走,而且排泄系统功能也有了一定的恢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启动会上,宣武医院院长、类脑智能中心代表赵国光和WAP项目负责人、美国杜克大学的Miguel Nicolelis教授签署了“技术独家授权”合作框架。基于该框架,宣武医院将成为亚洲首家加入到WAP这一代表全球性脑机接口技术最高水平项目的机构,双方将建立联合实验室,探索外骨骼机器人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具体应用。类脑智能中心还将依托于宣武医院强大的神经学科优势,致力于通过类脑智能的手段研究和解决神经系统相关的疑难问题,以脑电信号分析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为桥梁,寻求在高级脑功能保护、癫痫、认知疾病、神经血管和神经肿瘤等方面的重大原创突破,注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宣武医院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特色,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初创基地和培育神经科学人才的摇篮之一,集神经科学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我国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中坚力量。“重拾行走计划”落户于此,必将为中国截瘫患者带来福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