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患病率1/10!得了“慢阻肺”,你知道怎么办吗?
来源:勃林格殷格翰中国   发布者:ailsa   日期:2017-12-06  

小王最近有点郁闷。

年过四十,升为公司业务骨干,本来风生水起,正是开心得意的时候。但是一次公司组织的员工体检,让他有点怕了。

原来,体检时他加查了肺功能,被医生诊断出“慢阻肺”。

听说是种肺病,小王特别疑惑。“我不抽烟,家族里也没听说哪位长辈有这种肺病,我怎么就得上这种病了呢?”

小王不知道的是,其实我国有4000万慢阻肺患者,4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10个人中就有1个患病!

医生告诉他,除了抽烟和二手烟,现在人人都无可避免地吸着雾霾,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我们的肺造成损害。幸运的是小王处在慢阻肺的早期阶段,而对于早期患者,药物干预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

我国4000万慢阻肺患者,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就有1人患病!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展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病情恶化。在中国,慢阻肺已成为最致命三大健康杀手之一,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居全球之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300万的慢阻肺患者,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9.9%,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约有1人患病。

有人说,慢阻肺就像一把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它的症状不断递进,从咳嗽、咳痰到气短或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等。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不上气,即使坐着或躺着不动也不行,有患者描述“憋气的感觉就像被土埋了半截”。

肺活量是慢阻肺金标准,低于70%可要敲响警钟了!

有研究发现,慢阻肺在早期,肺功能下降是最快的,如果在这一时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控制,病人的病情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甚至部分病人肺功能还有可能恢复。然而,慢阻肺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尽早对肺功能的检测能够及早发现和治疗慢阻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说:

晚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当今世界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

不过,虽然检测肺活量可以诊断慢阻肺,但是检测方式绝不是我们平时体检吹口气那么简单,而是要测1秒钟通气率,即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最大的速度把气体吹出来,看第一秒呼出的气体占总的呼气量的多少。

如果是慢阻肺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钟通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小于70%。一秒钟通气量小于正常值的80%,即可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要早期治,效果比中晚期好过10倍!

最近,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团队一项为期8年的临床研究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吸入装置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同时观察到了肺功能下降速率有所减缓。

钟南山院士介绍,从临床的观察,患者从开始有点咳嗽或者有点不舒服,一直发展到很明显的症状,其中大概10-15年时间。“恰恰是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慢阻肺初期,是肺功能下降最快速的时候。”

9年前开始,钟南山就在考虑:如果早期开始治疗干预,会不会对肺功能下降有所减缓?会不会对病程发展有所阻止?如今得到的答案是:早期的药物干预治疗,可能比中晚期的效果好十倍。

钟南山院士呼吁, 肺功能检测应纳入体检常规项目,尽量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

除此以外,钟院士还给大家开出了慢阻肺预防“处方”:

01长期吸烟、环境差,早做肺功能检查

吸烟者作为慢阻肺的主要高危人群,必须戒烟。吸烟有害健康,除了慢阻肺之外,还容易引起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各种疾病。长期吸烟,接触厨房烟雾和粉尘、在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工作的高危人群,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的人群,应当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做肺功能检查,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开始治疗,切莫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02练太极、多走路能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

慢阻肺的患者肺功能已经有损害,在爬楼或是做运动时容易气促,呼吸困难,很多病人干脆就不运动了。慢阻肺病人还是应该进行适当运动,比如练一些呼吸操,或是练练太极,平时多走走路和原地踏自行车,这些运动可以很好地缓解气促症状,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帮助。

03防止伤风感冒,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慢阻肺,防止伤风感冒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慢阻肺在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容易发作,此外身体过度劳累、烟尘刺激等情况也容易诱发。由于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身体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