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精准医疗时代脚步渐近 引各方资本竞相逐鹿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者:左丽媛   日期:2017-06-06  


最近,“一滴血测癌症”的消息在微信圈火了。但是随着多位专家、学者先后站出来辟谣,“免去繁琐的化验过程,只需一滴血就能测出是否患癌”的技术,最终被证实为传播过程中的“误读”,癌症确诊还是需要依靠常规体检、病理检验和重点肿瘤筛查等数据作为依据。即便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准医疗时代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目前,我国人口死亡数量的80%都来自于重大慢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基因组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准医学也随之产生,这也为重大慢病尤其是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近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分子生物技术及精准医疗产业的应用”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上,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马洁表示,目前,个性化治疗方法虽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实例表明基于基因组的预测难以得到预期的改善。有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在肿瘤或细胞的基因组分析中增加蛋白质组信息,也就是蛋白基因组学,能使人们鉴定到突变信息的传递和更准确地对癌症进行分类,使精准医学更精准。

精准医疗发展需多方向共促

肿瘤的“精准医疗”主要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个方面,指借助肿瘤患者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确定肿瘤发病关键因素,个性化地设计用药治疗方案。具体来说,许多肿瘤的发生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激酶”发生突变导致异常活化引起的,因而,针对这些突变激酶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这些激酶的活性,达到抑制癌细胞增长的目的。这些“靶向药物”的优势在于,能够高特异性地抑制致癌靶点,干扰癌细胞生长,而不会波及周围的正常细胞。

然而,一种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上市,从基础研究到成药中间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保障。除了基础研究积累,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跨界学科的建设,以及仪器设备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精准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刚刚到来的时候,由于基因测序成本太高,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随着研发能力的提升、仪器设备的发展,如今,基因测序的应用已经渐趋普及,许多疾病的治疗都可用测序技术指导病人精准治疗。”马洁说。

尽管伴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一些疾病的临床精准诊断逐渐照亮了现实。但是,范围十分有限。比如,胰腺癌的诊断就还没有实现精准确诊。据马洁介绍,早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但是临床上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预期仅为半年。“我们都希望通过一滴血能够检测出身体上的疾病状况,但是这样的想法距离现实还是非常的遥远。”马洁表示。

此外,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早期诊断意味着可以早期治疗。“一个肿瘤里有着成千上万的细胞,在医生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拿到的只是病理局部的细胞,并不能代表整个肿瘤整体的表现形式。”马洁说,此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临床高响应率的靶向药物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经有30多个在临床上使用。但这些药物仅能涵盖10余种癌症中的某些亚型。随着临床用药治疗的发展,一些激酶出现变异,产生耐药性,进一步加大了新药开发的难度。

“未来,在肿瘤研究方向上,应该聚焦于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等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进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和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也将成为医学重点攻克的方向。”马洁强调。

行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

过去一年,是继2015年1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之后,基因组学和基因产业在中国风起云涌的一年。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3月,“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6月,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

在此背景下,处在风口上的精准医疗成为国内外资本逐猎的对象,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巨头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纷纷押宝精准医疗。数据显示,目前,精准医疗全球市场规模已突破600亿美元,其中精准诊断领域约为100亿美元,精准治疗领域500亿美元左右。今后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还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国内增速超过20%。

另据基因慧统计,2016年1月1日至12月9日,共有43家企业获得融资,(不完全统计)融资总额约为52.59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的2017年精准医疗已经结束百家争鸣的状态,即将进入一个大浪淘沙,兼容并转的时期。从全球范围看,“小公司研发+大公司并购”或将成为精准医疗的主流商业模式。

2012年成立的安诺优达基因,是一家基于做二代测序平台的创业团队,此前投资方主要有国泰君安、北极光、德同资本、崇德投资、中国人寿、杭州海澄投资等。2017年3月,安诺优达推出了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认证的测序仪及试剂盒产品——新款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与基于NextSeq 550AR测序平台获得认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

“从下游的医学健康、科技服务基因检测到中游日均10 TB检测能力、云平台,再到最上游的二代测序仪及试剂盒,安诺优达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在此次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上,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大伟说,之所以有各位投资人投资商认可精准医疗,才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开发出更多的新技术,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从而解决看病费用的居高不下,让更多的患病的患者能够有尊严的活着。“接下来,我们要把肿瘤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引入到临床,真正让医生降低医疗成本,减轻诊疗过程当中的负担。”

千万级市场需审慎布局

毫无疑问,精准医疗企业已经处在一场没有硝烟的资本逐鹿之中。

“医疗事业是一个人命关天的大事,属于政府强制性监管的行业,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咨询部副主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强举例说,多年前,干细胞治疗曾经一夜遍地开花,前后短短3年时间,国内就先后出现了1800多家干细胞企业,但是最后经得起市场考验,真正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的只有26家。绝大多数干细胞企业面临着破产,一夜之间消失了。可以说,最终抢夺到“干细胞治疗”这块奶酪企业寥寥无几。

王树强认为, “目前,精准医学的发展非常迅猛,从仪器设备到试剂、到生物制药、再到临床上的一些治疗技术,每一个端口上的产业链都非常庞大。但是一项前沿性技术的发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它的产业配套政策都需要一个过程。放眼全球,目前中国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是屈指可数的,精准医疗对于全国270余万家医疗企业来说,都将是一次新的尝试,这就要求精准医学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经济体,除了要紧密关注技术创新之外,还应时刻关注一个国家政策的变化。”

同时,王树强表示,在这个朝阳产业中的每一块小小的产业链,业务量都能够达到千万级。“为了避免重蹈干细胞时代的覆辙,企业涉足该领域时应事先进行周密的考察论证,是做第三方服务平台,或是做治疗药物产品,还是仅仅提供检测诊断的服务等,应该十分清晰,切忌不可盲目投资。”王树强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