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西门子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工厂落户上海 IVD格局再变动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发布者:左丽媛   日期:2016-09-18  

西门子医疗今日宣布,将进一步扩展公司在上海现有的生产运营设施,建立新的体外诊断试剂工厂。新工厂的建立将使西门子医疗具备在中国本土生产临床生化试剂和免疫分析试剂的能力。

“此项重大投资体现了西门子医疗始终致力于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和全球医疗市场需求的承诺。”西门子医疗实验室诊断业务

系统总裁Franz Walt表示。

中国是西门子医疗的第二大市场。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曾繁忠表示:“计划中的新工厂将提升我们的本地化生产能力,从而帮助我们的客户在提升诊断能力的同时降低成本,为中国医改做出贡献。”

随着新工厂的落成,上海也将由此成为西门子医疗在全球范围内综合性的创新基地,集影像诊断产品和实验室诊断产品的生产及研发于一体。预计项目建成后,西门子医疗将新增数百个就业机会。

IVD外资巨头在中国的生产布局

罗氏诊断于2014年11月5日宣布将投资25亿元在苏州建立亚太地区首个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在今年3月底正式奠基,将专注于免疫和生化检测产品。预计将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初期包装生产,并于2018年全面投入试剂生产。

贝克曼是最早在中国建厂的IVD巨头,同时也是最早部署仪器工厂和研发中心的一家。

早在1998年,贝克曼就开始在苏州投建工厂,生产从最基本的血液分析试剂到生化、免疫试剂。2015年10月16日投资仪器工厂,预计2016年正式开始生产,年产量达到300台,同时贝克曼也在华建立了研发中心,涵盖试剂和仪器的研发。

再加上西门子诊断此次工厂投建,IVD四巨头中,除了雅培之外三家都已经先后部署了生产生化免疫试剂的本土化工厂。

此次西门子诊断工厂的巨额投资会改变未来的四强格局吗?IVD外资四巨头的竞争在中国已经进入深水区,已经从原来的下游价值链——市场,销售,服务等,扩大到上游价值链——生产,供应链甚至研发上展开全面的竞争。

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生化免疫试剂工厂?

1.中国IVD市场持续强劲增长

在政府投资的助力下,包括县级医院在内的医院将持续对体外诊断产品有巨大的需求,IVD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市场规模约为53亿美元(按出厂价计算),未来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在16%左右。

面对如此庞大且极具潜力的市场,各跨国巨头的全球战略重心也逐步地向中国倾斜。

2.生化、免疫检测仍占2/3左右的市场份额

尽管分子诊断和POCT市场增长最为迅猛,但生化、免疫检测仍占2/3左右的市场份额。所以西门子、罗氏、贝克曼的工厂都是主要生产此类试剂。

3.价格压力持续加大

2012年办法的国家理疗服务目录中列出了包含IVD在内的9000多种项目的定价规范,这使得医院不得对IVD试剂收取额外溢价。

而政府主导的对试剂采用统一招标的方法,进一步加大了对试剂价格的压力。

因此,低成本低价格的试剂将更受医院的青睐。

4.本土企业不断崛起

IVD已经被政府定为积极扶持发展的关键医疗科技领域,资本市场也纷纷助力本土企业的发展。这就倒逼着跨国巨头在价值链上不断推进本土化生产

低成本的经济型产品对于赢得市场份额日益重要,西门子此次投建试剂工厂,除了改变具备本土化生产能力的外资巨头格局,也对本土企业产生巨大冲击。未来IVD市场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

新一轮战斗打响,未来外资巨头和本土企业的路在何方?

未来对于外资巨头来说,谁能进一步扩大试剂产能,谁就能降低边际成本,从而通过低成本领先优势获取市场先机。

同时,部署包括仪器在内的新产品生产线和研发中心,从而进一步降低总成本在未来也将变得额外重要。在传统诊断领域,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而对于本土企业而言,原先的试剂生产低成本优势以及不再明显,除了依赖政府的政策鼓励之外,应当深入地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潜力,积极投入技术创新。差异化战略或专一化战略也许会给一些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这方面本土企业可以向一些“非IVD四巨头”公司学习。

比如,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的血液分析技术领先市场一至两代;意大利索林公司销售额及利润增长完全由维生素D检测推动;德国Biotest公司出售了分子诊断业务,以重点关注血浆蛋白类检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