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十三五规化:生物医药的"互联网+"的核心就是"+思维+技术+创新+合作+国际眼光"!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8-31  
"互联网+"成为医药行业的巨风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已经涌到我们的眼前,一夜之间所有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了自己的众创空间,有了自己的线上线下圈子。 在A股明星板块中,医药板块无疑最亮眼,很多与"互联网+"相关题材的股票倍受追捧,如海南海药收购亚德科技,快速切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元的爆发式上涨最大的上涨动力源于"腾讯概念",与马化腾牵手合办微众银行外,也切入了"互联网+领域";瑞康医药则与互联网销售药品政策进一步放开的预期有关,以直销山东省全部医疗机构及医药零售药店为主的医药分销企业,也切入了"互联网+概念";迪安诊断牵手阿里健康则以基因检测创新及"互联网+医疗",共同探索独立检验机构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的概念,据说最早是由马云和马化腾在投资马明哲的平安保险的发布会上提出来的,它意思就是互联网加上一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通讯"就变成即时通信的微信、QQ,而"互联网+零售"就变成电子商务,"互联网+货币基金"就成了余额宝,"互联网+出租车"就成了滴滴搭车,"互联网+旅行社"就成了携程,"互联网+商场"就成了阿里巴巴。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心动了,原来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就是一个商业成功案例。在我们生物医药行业中很多企业也开始转型切入"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在很多企业都有涉及,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传统销售或者商业模式,但是取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不只是我们传统公司中的电子商务,这是一种全行业的资源整合最大化,然后变成最便捷的线上线下模式,当然不是所有医药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依靠"互联网+"让企业取得成功。 我们可以把企业中的可以对接的有"互联网+"资源尽情去拥抱互联网,如医药信息化和医疗信息化。其中,医疗信息化体系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远程会诊系统、医事通、医保控费系统等,以及医药相关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医药企业结合。这样才可以促进医药电子商务、医药工业互联网和医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并可以引导医药企业运用"互联网+"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的药企不可以盲目的去强行对接"互联网+"概念,要对自己企业客观地360度评估才可以。前一阵"互联网+"究竟是加什么,是所有企业都可以随便加吗,引起了业内大伽的热烈讨论。 笔者认为,医药"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商业模式,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加上互联网就是我们所讲的"互联网+","互联网+"应该要加思维、思想,加创新,加原创的高精尖技术,加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 桑国卫院士 2015年桑国卫院士在"中国医药发展创新需求"大会上的主题报告中重点指出,希望药企能够考虑向医药为主的大健康企业转变,能够向仿制药和创新药企业转变,传统国有企业转向市场化、国际化,积极与国际化风投和大型的制药企业协作。"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新药专项"十三五"实施计划也应当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研制重大新药,突破核心观念技术,产出标志性的产品,加速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的进程。由此工信部在《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推动生物医药实现重点突破。从"十三五"规划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创新药物研发"、"精准靶向药物研发"、"医疗产业转化"等成为了关键词。 笔者认为医药"互联网+"首先要加的就是思维,我们得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因为在我们的不同的药企中,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切入"互联网+"的概念,并如鱼得水;有一些药企也处于观望状态;有一些药企没有对自己企业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就盲目切入"互联网+"概念,结果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在现在智联网终端这么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拥抱"互联网+",但是我们真正在运用"互联网+"的工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知悉自己产品的优势,自己企业的优势。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拥抱"互联网+"的时候,要认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战略,我们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我们的不足。 笔者认为生物医药企业"互联网+"要加的就是技术变革,我们只有互联网是不行的,我们要有核心技术,我们要有独家技术,我们要有国际保护专利技术,我们要有重大创新技术。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中国还在"互联网+",美国已悄悄进入"新硬件时代"!这一篇文章对我有不少的震撼,如果说乔布斯在2007年展示的iPad和iPhone还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事物,那么今天的多轴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驮驴,机器人厨师是人们在这些东西出来之前无法想象的事物。只有在核心技术上在全球的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我们运用"互联网+"才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美国几年前产生了一大批纯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如谷歌、亚马逊、AUTODESK、FACEBOOK,如今这些公司还在聚焦"互联网+"吗技术变革到来之时,这些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围绕技术创新战略。谷歌旗下生命健康领域初创企业Calico日前已经同芝加哥药品巨头AbbVie达成合作协议,而该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便是研究有关治愈诸如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在内的许多人类顽疾。Google现在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在风险投资领域,Google做得风生水,在生物医药技术变革领域跑马圈地。下面是笔者找的几个Google最近在生物医药技术变革的投资战略布局: 1、23andMe是Google投资的一个为客户提供完全个人化DNA测试服务的公司。 2、One Medical是Google投资的一家面向病情稳定的或者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提供完善透明的就诊服务的公司。 3、Foundation Medicine是Google投资的一家提供癌症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的公司,2012年该机构分析了30兆的癌症肿瘤基因配对,相当于一万个人类基因组。 4、Adimab是Google投资的一个完全集成的、以酵母为基础的抗体筛选平台。 5、DNAnexus是Google投资的一家致力于打造云端 DNA数据库的创业公司,并把这些数据提供给研究人员和科学家。 6、Doctor On Demand是Google投资的提供医生视频咨询服务。用户可以使用Doctor on Demand对自己的病症找大夫进行付费咨询。 7、Flatiron Health是Google投资的给肿瘤研究和临床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 8、iPierian是Google投资的一家利用细胞编程技术,通过修改基因来治疗疾病的生物技术创业公司。 9、Predilytics是Google投资的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为医疗保健行业的从业者提供解决方案。 10、Rani Therapeutics是Google投资的专注于研发多肽、蛋白、抗体、RNAi、疫苗等药物的口服制剂。 11、SynapDx是Google投资的试图结合血液测试、基因活性图谱及高等生物信息学技术,让家长和医生能够以比现有的方式更快、更早的诊断自闭症儿童。 12、Transcriptic是Google投资的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实验室自动机和虚拟化技术" --换句话说,使科学家能够利用他们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生物学研究。 举例到这里大家是乎都有感觉到了吧,Google已在生物医药上游尖端技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多肽、ips技术、 RNA干扰技术、云端 DNA数据库、酵母蛋白表达系统、人脑神经科学智能化、全基因组测序及精准医靶向等领域充分布局。所以我们的医药企业家们应该看到未来"互联网+"我们要竞争的真相,实则为生物医药高端技术竞争。 笔者认为生物医药企业"互联网+"要加的就是创新,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明确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的以往的药企,在创新上严重不足,以仿药为主,并且在制药工艺和设备上要大大提高创新。在生物药,蛋白/ 多肽药,基因靶向修饰药物开发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研发投入比重上要大大提高和加强,在实用型高级研发创新人才的引进上要引起重视。就像桑国卫院士指出的中国2015-2020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非编码基因及精细基因组、干细胞与器官再生、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细胞衰老与调控、蛋白影像技术、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抗体工程与新型抗体、生物大数据、复方中药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化、表观遗传学以及转化医学与健康。我们广大药企要敢于创新,敢于向以前没有投入的技术进军,敢于向国际前沿技术挑战和战略布局。只有我们有了真正的技术创新,并取得成就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只手把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企业做到极致。 笔者认为生物医药企业"互联网+"要加的就是合作,最近身边出现了很多圈子,很多众创空间,很多俱乐部,很多投资并购路演空间。如北京的秦晓瑞先生组织的Domohealth路演空间,以及饶春梅女士组织的healthib,重庆药智网和高圣医药组织的药智精英俱乐部,赵荣之女士组织的智酷沙龙,郑晓南女士组织的《药学研究》线上线下俱乐部。我们需要更多的这样的平台,来让大家认识更多有利于我们一起创新改革的人才的互补资源,抱团才可以做大,抱团才可以取暖,这正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合伙人制,让我们一个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可以出重大创新的成果。 合作才可以更大创新,创新才可以改变。只有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新事物,去和更多的优秀人才合作,才会激起火花,并且我们的创新根源于实践借力(整、学、借、用),实现于跨界融通。要有开放的精神、包容的胸怀和"跨界"的智慧,要勇于借助外力,敢于突破自我,敢于触类旁通,以大量爆发的"互联网+"模式推动传统企业的"破与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笔者认为生物医药企业"互联网+"要加的就是国际眼光!在我们新常态下生物医药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国际眼光,不要盲目的追逐"互联网+"的强行配对,我们企业在哪一个领域就应该发力于哪一个点。在我们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在我们向重大创新药物以及医疗器材、分子诊断试剂开发中,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企业为战略定位。注重知识产权和保护,注重国际专利的申请保护,注重国际新药申请注册保护结轨,并且要学会运用国际新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品牌运营的人才合作,要学会和国际知名药研机构深度合作。 十三五规化对我们生物医药企业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就是要让我们注重创新研究开发;注重关键技术突破,解决急需药品开发研究;注重药品质量和国际新药注册;注重人才和资源整合,再加上我们现在火热的"互联网+",我们中国的医药企业会有辉煌的那一天! 在生物医药战线上的"政、产、学、研"上的朋友们,一起加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