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一位院士带动起一个特色产业 ——滦平引进、培育“无抗猪”产业的故事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4-15  
今年初,省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型企业,从哪里引人才、引技术?优先方向就是北京、天津。省委要求,今年,各地都要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到京津去“淘宝”,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大量地引进人才、大量地引进技术、大量地发展创新型企业。各地引进多少人才、技术和创新成果,都要有一个积极的目标,要一月一调度,要比一比、看一看。 京津的好项目、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愿不愿意来河北、怎样来河北?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打好环京津这张牌,看我们的牌技如何、本事如何、技巧如何。今起,本报开辟专栏《京津“淘宝记”》,以期通过典型剖析,启发思路、提供借鉴。敬请关注。 国内第一家以院士工作站为企业核心研发团队的猪肉生产企业,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欧盟、美国、中国有机认证资质产品的企业,国内拥有专利最多的猪肉生产企业……这个创造了多项业内之“最”的企业,就是滦平县的博亚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博亚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一位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领域“国宝”级的人物。 依托博亚公司,滦平养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起了绿色、安全的“无抗猪”产业链,一跃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无抗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还成为河北省地方标准。 曾经“一矿独大”的滦平,因何与“饲料工业革命”结缘 滦平紧邻北京,铁矿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年来“一矿独大”。虽然不愁吃喝,但因为采矿污染环境,常被诟病。“矿总有挖完的一天,趁日子还好过,早一天去找新路,将来才不至于被动。”但新路在哪里?滦平一时难以定夺。 滦平也曾想建设首都“菜园子”,但北京周边县(市)都在发展肉蛋禽菜,如果一窝蜂地搞种植、养殖,没特色也难走远。“必须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发展思路明确了,可人才、技术、项目从哪儿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找遍北京,滦平得知李德发教授要在北京附近建产学研基地。再深入了解,令人喜出望外。原来,李德发是饲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年磨一剑。他集多年心血研发的专利“无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实现了生猪的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这项技术被誉为“饲料工业的一场革命”,用这种饲料喂养的猪被称为“无抗猪”。 “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人才、技术和项目吗?”但怎样才能把专家请来?人家能看上一个无名小县吗?滦平县的领导没有气馁,他们轮番进京,既向李德发详陈滦平的地理、生态优势,又拿出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在离北京最近、土地资源最紧缺的三道河村,拿出200亩地用作基地建设;同时租下周边1100多亩滩涂地加上1000多亩荒山,作为基地的封闭管理区,以满足科研、防疫、安全等要求。 2006年,李德发的产学研基地终于落户滦平。 然而,好事多磨。科研基地建到半路却出现了资金短缺。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滦平县领导及时撮合县里最有实力的采矿企业磁源集团与基地联姻。李德发出技术,磁源集团出资金,建起了博亚公司,专门养殖“无抗猪”。 2013年,李德发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院士工作站也随即在滦平成立。“这看似顺理成章,其实也颇费周折。”
相关新闻